close
家有小一新生
所有的小一新生們幾乎都已完成報到手續了,在等待即將開學的日子裡,又驕傲又感慨的家長們,心裡會不會有一些些擔心呢?在開學前有沒有什麼家長要特別注意的呢?今天我們就來做一些了解吧!
還記得每年報紙電視的新聞都會報導小一新生入學時的混亂情形嗎?其實對6-7歲的小孩來講,一個新的環境就已經是一項重大的挑戰,再加上新的老師、新的同學、新的課程,忽然面對這麼多變化,一些事前準備工作,對一些適應能力較慢或是內向害羞的孩子,是有很大的幫助的。
我們先來了解一下,小一新生最常遇到的適應問題有哪些?根據幼教專家孫扶志老師的研究,小一新生主要適應問題包括:
生活領域的適應問題: 
o 常規適應:如上課不能隨意說話或出怪聲、不可隨意走動;要舉手發言、說話要輕聲細語;有許多新的班級規則、團體常規需要遵守;不可以打架、應服從老師且表現誠實的行為;上課聽坐與說話的約束、寫字作業與進行評量測驗的規範;用餐、排隊行進、上下學的規矩等。 
o 人際關係的適應:包括師生與同儕關係,如對老師的喜愛程度、是否敢與老師說話、主動幫老師做事、學生間的互助合作、會安慰同學、與同學的爭執情況、受不受同學歡迎、有無好朋友等;另外與父母的關係、社區伙伴關係、手足關係,都將因幼兒被視為已經長大,而有不同的對待與期許。 
o 生活自理的適應:包括作息時間的調適、個人生活時間的規律性、個人物品的檢查與收拾、處理服裝儀容、衛生習慣、用餐習慣、盥洗、偏食行為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問題。 
學習領域的適應問題: 
o 課程內容:強調學科教學與知識記憶、愈來愈多的紙筆測驗、作業與進度的學習壓力;靜態的教學與多於動態的活動;甚至課程有所重複,學習無趣等問題。 
o 學習環境:如學校設施多以大孩子為考量,教室規劃、空間布置、課桌椅的排列方式上,強調團體式的講述學習;缺乏學習角落的安排,學習角的資源不足,且運用時間過少、上課時間過久等問題。 
o 學習態度:如對科目的喜愛程度、喜歡上學與否的動機與原因、完成作業的情況、注意力與持續的態度等問題。 
o 學習方法:如學習策略、考試技巧與成績、學習時間與作業方式、能否自主學習、師生對話與回答問題情況等學習技巧的問題。 
針對以上這些問題,怎樣才能作最好的準備呢?以下是一些專家的建議給家長參考:
家人的態度:小孩的情緒會跟著大人變動,小孩的價值觀也會跟著大人的價值觀成型,(例如:如果媽媽對狗有神經質的恐懼感,通常小孩也會害怕狗)。所以家人對入學的反應和態度很容易進入小孩的意識中,媽媽很興奮,小孩也感覺新奇;媽媽很焦慮,小孩也會跟著緊張。所以和小孩談論入學的事情時,儘量用輕鬆、中性的態度及口吻。 
環境的認識:很多小學在入學通知上都會稍微介紹學校,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(我記得我自己入小學時,我是超害羞的小朋友,我在家不停抱怨不想離開幼稚園,媽媽告訴我:新的學校有一座橋,還有彩色的大石頭哟!媽媽帶你去看一看好不好?結果在開學前我竟然興奮到不行,一心想看彩色大石頭,忘了要緊張了!)如果能讓小朋友認識新學校的環境,最好是親自去看看,在家人的陪同下,漸漸有安全感,至少知道哪裡上廁所,哪裡可以打電話……等等,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就會降低很多。 
參觀小學的上課情形:如果鄰居或親戚朋友中有同一所小學的學生,可以藉由邀請和學長聊天或訪問,達到很好的效果,藉由參訪小學的活動,讓孩子與學長姐互動,體驗小一上課的心情,促使孩子建立成長學習的正向期待,真正進入小學也知道哪裡可以找到熟人,有個大哥哥或大姊姊可以依靠,當然更要把握。 
上學之前進行小學環境與作息之模擬銜接:愛森堡透過開學前的暑假一個月時間,安排小一先修課程藉著課程來模擬小學的生活,讓孩子逐漸熟悉小學的情境與作息時間的改變。 
一起準備開學所需的用品:入學前,和孩子共同準備上學要用的文具、書包……的過程中,讓小朋友感受到自己的參與,也調整自己的心態,共同整理時也是一個好時機可以和小朋友聊一聊他的心情,聽聽小朋友的心聲。 
開學前家庭的生活也要作調整:小學有升旗、朝會,所以不能像在幼稚園時可以遲到一點沒關係,而且上午也沒有點心可以吃了,這是很多小朋友很不習慣的,所以開學前家庭生活要漸漸讓小朋友習慣早起,並且一定要吃飽早餐再上學。 
注意力的培養:記得注意小學一堂課是40分鐘,所以訓練目標以此為準。 
學科的準備:幾乎所有幼稚園早就教會大班小朋友ㄅㄆㄇㄈ了,所以如果你家小朋友沒有上幼稚園,最好在入學前先上正音班,免得一入學發現大家都會,只有我不會!挫折感很大。但我不認為家長要將功課超前太多教給小朋友,一方面是如果小朋友課程都會了,上課就會感覺無聊、無趣,怎麼可能用心去聽講?另一方面是家長教的可能不是正確的(不騙你雖然才小學,但有很多更新內容和我們以前學的不太一樣,你教錯了,老師頭大不說,你在小朋友心中的地位也要下降不少了),所以最後還是要說:加油吧!親愛的家長們! 
生活能力的培養
會適時使用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。 
使用物品後,會放回原處。 
不隨意插嘴,會等別人說到一個段落才說。 
能跟同伴融洽相處。 
會使用蹲式廁所。 
會自己綁鞋帶。 
養成早睡早起及吃早餐的習慣。 
會自己穿脫衣服。 
有提前認識國小環境。 
大約知道到學校及回家的路徑。 
改掉吃零食的習慣。 



家中小一新鮮人如何作好上學銜接?

為能減輕小一新鮮人家長的焦慮,也能幫助即將進入小學的新鮮人們,早日適應小學新生活。老師特別為小一新生設計了一份基本能力檢視表。
以下內容參照信誼文教基金會並稍作修正
生活能力
會適時使用「請」、「謝謝」、「對不起」。 
使用物品後,會放回原處。 
不隨意插嘴,會等別人說到一個段落才說。 
能跟同伴融洽相處。 
會使用蹲式廁所。 
會自己綁鞋帶。 
養成早睡早起及吃早餐的習慣。 
會自己穿脫衣服。 
有提前認識國小環境。 
大約知道到學校及回家的路徑。 
改掉吃零食的習慣。 
不會怕老師(家長避免用老師來恐嚇孩子)。 
認知能力
會認及數 1~10 的數字。 
會分辨紅、黃、黑、藍、綠、棕(咖啡色)六色。 
會分辨左右、大小、輕重、粗細。 
會分辨圓形,正方形,長方形,三角形四種形狀。 
會分辨 1元、5元、10元、50元、100元、200元 。 
會寫自己的名字。 
知道自己的生日。 
會說家裡的地址、電話以及爸媽名字。 
小肌肉能力
能順利用剪刀剪直線、曲線。 
會自己扣鈕釦、拉拉鍊。 
會打蝴蝶結。 
能把顏色塗在線條的範圍內(如著色和迷宮的紙面遊戲)。 
能用正確的姿勢握筆。 

訓練孩子專注力 分辨調皮和過動兒
轉載自蘋果日報 報導╱楊琇雯、黃筱筠 攝影╱高世安

有些父母可能會頭疼孩子不喜歡寫功課、上課不專心。其實父母和師長須用對方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。另外,也不是每個調皮的孩子、活動量大的孩子就是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過動兒(ADHD),家長和老師要會分辨。

分辨調皮和過動兒不同
調皮和ADHD的孩子雖然都會有上課愛講話、寫功課不專心等情況,但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,ADHD的孩子嚴重程度較高,以及在複雜認知學習上有困難,如無法寫完功課、無法在須排隊的地方等候、學習成績低落、人際關係出問題等功能性損壞。不過ADHD是一種較極端的傾向,經藥物治療仍可有很好的表現,以及避免長大後衝動控制差、脾氣暴躁,所以無論是調皮的或ADHD的孩子,師長都不應以打罵的方式管教,只會造成孩子負面情緒的累積。

小撇步 做功課前先準備 
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臧汝芬表示,孩子的神經及細胞的功能本來就尚未發展完全,所以難免會有注意力不容易集中、突然摸不著頭緒的情況,尤其是遇到複雜認知學習時,就會有短暫「當機」的狀態。而一般孩子和ADHD的孩子,若要訓練專注力可用同一套模式,但ADHD必須同時使用多種訓練方法才會有較好的效果。 

聽覺方面 
孩子寫功課的書桌要獨立在遊戲區外,或在房間的某個角落面向牆壁,旁邊勿有電視或其他小孩玩玩具。不要太安靜,可放輕音樂,尤其ADHD的孩子特別會在安靜中尋找細微聲響,反而影響專心度,但不要是吵雜或有歌詞的音樂。 

視覺方面 
桌上不要擺會分心的東西,例如玩具或多餘的文具用品,只放他寫功課時需要的用品即可,更不要讓家中寵物在孩子做功課時在附近,否則容易分心。 
 
情緒準備 
孩子剛放學回來,要他馬上進房寫功課,可能無法接受,應先聽他在學校的情況如何,緩和他的情緒,等他吃過點心、疲累感恢復後再要求孩子寫功課。

排除刺激 
孩子正看電視不要立刻要求關掉,應事先告知:「再10分鐘卡通結束,你就要進去寫功課!」讓他有心理準備。進房後房外也不要再有電視聲音,排除刺激才不會讓孩子分心。 
 
約定行為 
孩子的專注力約只有20分鐘,若想盡量延長,建議把當天要做的功課分成好幾小段,例如與孩子約定每20分鐘完成一個段落,完成後可休息一下再繼續,或不以時間切段落,以功課量來分割也可,但一次不要給太多。 

腦波回饋訓練 
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吳佑佑說,國外有一種利用腦波回饋原理,專門訓練專心度的儀器,方式是要孩子盯著看螢幕中的某個物體像飛機等,藉由腦波的改變來控制那個物體,當孩子一不專心,腦波就會改變,那麼飛機可能就掉下來了,且儀器會發出警鳴聲。這個訓練可讓孩子訓練專心度,也可輔助醫師了解治療成果。 

多鼓勵少責罵 
孩子不專心,建議父母利用一些貼紙、鼓勵他的方法,來讓孩子增加完成事情的動機,這些利用的工具就叫「行為增強物」,忌用打罵的方式。也可準備一些小卡片,在上面寫上希望孩子做到的事,例如幫客人倒開水、拿拖鞋等,而客人來時只要指卡片,暗示孩子應該要做的事,取代嘮叨,效果較好。

專心看電視不算 
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臧汝芬
許多家長誤以為孩子能夠專心看電視、打電動,就表示沒問題!事實上這些缺少刺激的過程孩子只是被動的接受,要以他能否完成複雜認知過程為主,最簡便的判斷就是寫功課和上課表現。 

管教時口氣堅定 
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 吳佑佑
雖然不鼓勵以打罵方式管教孩子,尤其是針對ADHD的孩子,對將來人格發展有不良影響,但要求孩子提高專注力時,必須是有策略和計畫的,千萬不可縱容、溺愛,所以家長和師長的態度和口氣須堅定一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ttychen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